塑胶跑道具有抗压强度高、硬度弹性适当等优点,随着塑胶跑道的广泛使用,现在我们能在很多地方见到
它。那么,塑胶跑道标准有哪些?塑胶跑道的性能方法怎么样?
塑胶跑道标准
塑胶跑道标准
1、跑道中的重金属:
参考GB 36246-2018 合成材料跑道面层中规定的方法对取样跑道橡胶材料中重金属铅、镉、汞、铬含量进行;
2、跑道中的塑化剂:
参考标准GB 36246-2018 中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进行;
3、在苯、甲苯、乙苯、二甲苯等挥发性**物上,补充进行针对材料的挥发性**物测试:
塑胶跑道标准
塑胶跑道的性能方法
1、结构状态:不允许田径场地面出现任何诸如气泡、裂隙或分层等现象。
2、地面平坦度标准:田径场地面的任何位置,任何方向在直线跳距离4米以内都不可以出现**过6毫米的局部凸凹,或在直线距离1米以内都不可以出现**过3毫米的局部凸凹情况,每步凸凹程度不得**过1毫米。
3、地面厚度标准:田径场跑道在竣工的时候,其厚度至少12毫米。任何位置跑道厚度不得少于10毫米,厚度在10-10.5毫米之间的跑道的总积不得**过田径场地总面积5%。应特殊加厚的重压区(撑竿跳高、标 枪、三级跳远的助跑区和跳高起跳区)在计算上述平均值的时候未被考虑在内。田径场塑胶厚度不应计算到地面碎渣的**部,测试厚度的方法是:用60级直至磨擦掉。
GB 36246-2018合成材料面层及原料测试项目
样品类型 |
类别 |
项目 |
指标 |
现浇型和预制型面层成品 |
厚度(不包含专业比赛用丙烯酸涂层面层) |
厚度 |
田径场地≥13mm;球类场地≥8mm;其他活动场地≥10mm |
物理机械性能(不包含专业比赛用丙烯酸涂层面层) |
冲击吸收/(%)(测3个温度点) |
田径场地:35-50;球类场地:20-50;其他活动场地:25-50 |
|
垂直变形(mm) |
0.6-3.0 |
||
抗滑值/(BPN,20℃) |
田径场地≥47(湿测);球类场地及其他活动场地:80-110(干测) |
||
拉伸强度(MPa) |
渗水型面层≥0.4;非渗水型面层≥0.5 |
||
拉断伸长率(%) |
≥40 |
||
阻燃性能(级) |
I |
||
无机填料 |
无机填料(针对合成材料面层) |
无机填料含量≤65% |
|
有害物质含量 |
3种邻苯二价酸酯类化合物(DBP、BBP、DEHP)总和(g/kg) |
≤1.0 |
|
3种邻苯二价酸酯类化合物(DNOP、DINP、DIDP)总和(g/kg) |
≤1.0 |
||
18种多环芳烃总和(mg/kg) |
≤50 |
||
≤20(上表面5mm以内部分) |
|||
苯并[a]比(mg/kg) |
≤1.0 |
||
短链氯化石蜡(g/kg) |
≤1.5 |
||
3.3,-二氯-4.4,-二氨基二苯甲烷(MOCA)/(g/kg) |
≤1.0 |
||
游离甲苯二异氰酸酯(TDI)和游离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(HDI)总和(g/kg) |
≤0.2 |
||
游离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(MDI)(g/kg) |
≤1.0 |
||
可溶性铅(mg/kg) |
≤50 |
||
可溶性镉(mg/kg) |
≤10 |
||
可溶性铬(mg/kg) |
≤10 |
||
可溶性汞(mg/kg) |
≤2 |
||
有害物质释放量 |
总挥发性**化合物(TVOC) |
≤5.0 |
|
甲醛 |
≤0.4 |
||
苯 |
≤0.1 |
||
甲苯、二甲苯、乙苯总和 |
≤1.0 |
||
二硫化碳 |
≤7.0 |
||
气味 |
气味等级/级 |
≤3 |
|
人工气候老化 |
耐人工气候老化性能 |
500h后,拉伸强度和拉断伸长率符合以下指标。 |
|
拉伸强度(MPa) |
渗水型面层≥0.4;非渗水型面层≥0.5 |
||
拉断伸长率(%) |
≥40 |
固体原料 |
有害物质含量 |
18种多环芳烃总和(mg/kg) |
≤50 |
苯并[a]比(mg/kg) |
≤1.0 |
||
可溶性铅(mg/kg) |
≤50 |
||
可溶性镉(mg/kg) |
≤10 |
||
可溶性铬(mg/kg) |
≤10 |
||
可溶性汞(mg/kg) |
≤2 |
||
高聚物 |
高聚物总量(仅针对面层防滑胶粒) |
高聚物总量≥20% |
|
非固体原料 |
有害物质含量 |
3种邻苯二价酸酯类化合物(DBP、BBP、DEHP)总和(g/kg) |
≤1.0 |
3种邻苯二价酸酯类化合物(DNOP、DINP、DIDP)总和(g/kg) |
≤1.0 |
||
短链氯化石蜡(g/kg) |
≤1.5 |
||
游离甲苯二异氰酸酯(TDI)和游离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(HDI)总和(g/kg) |
≤10 |
||
挥发性**化合物(g/L) |
≤50 |
||
游离甲醛(g/kg) |
≤0.5 |
||
苯(g/kg) |
≤0.05 |
||
甲苯、二甲苯、乙苯总和(g/kg) |
≤1.0 |
||
可溶性铅(mg/kg) |
≤50 |
||
可溶性镉(mg/kg) |
≤10 |
||
可溶性铬(mg/kg) |
≤10 |
||
可溶性汞(mg/kg) |
≤2 |
样品类型 |
类别 |
项目 |
指标 |
人造草面层成品 |
物理机械性能 |
冲击吸收/(%)(测3个温度点) |
45-70 |
垂直变形(mm) |
4~11 |
||
草丝拉断力(N):开网丝 |
≥60 |
||
草丝拉断力(N):单丝 |
≥10 |
||
单簇草丝拔出力(N) |
≥20 |
||
有害物质含量 |
3种邻苯二价酸酯类化合物(DBP、BBP、DEHP)总和(g/kg) |
≤1.0 |
|
3种邻苯二价酸酯类化合物(DNOP、DINP、DIDP)总和(g/kg) |
≤1.0 |
||
18种多环芳烃总和(mg/kg) |
≤50 |
||
苯并[a]比(mg/kg) |
≤1.0 |
||
可溶性铅(mg/kg) |
≤50 |
||
可溶性镉(mg/kg) |
≤10 |
||
可溶性铬(mg/kg) |
≤10 |
||
可溶性汞(mg/kg) |
≤2 |
||
有害物质释放量 |
总挥发性**化合物(TVOC) |
≤5.0 |
|
甲醛 |
≤0.4 |
||
苯 |
≤0.1 |
||
甲苯、二甲苯、乙苯总和 |
≤1.0 |
||
耐人工气候老化 |
耐人工气候老化性能 |
500h后,草丝拉断力不低于老化前测定值80% |
|
草丝拉断力(N):开网丝 |
≥48 |
||
草丝拉断力(N):单丝 |
≥8 |
样品类型 |
类别 |
项目 |
指标 |
|
固体原料 |
有害物质含量 |
18种多环芳烃总和(mg/kg) |
≤20 |
|
苯并[a]比(mg/kg) |
≤1.0 |
|||
可溶性铅(mg/kg) |
≤50 |
|||
可溶性镉(mg/kg) |
≤10 |
|||
可溶性铬(mg/kg) |
≤10 |
|||
可溶性汞(mg/kg) |
≤2 |
|||
高聚物(人造草面层填充颗粒) |
高聚物总量 |
高聚物总量≥20% |
||
气味 |
气味等级/级 |
≤3 |
||
非固体原料 |
有害物质含量 |
3种邻苯二价酸酯类化合物(DBP、BBP、DEHP)总和(g/kg) |
≤1.0 |
|
3种邻苯二价酸酯类化合物(DNOP、DINP、DIDP)总和(g/kg) |
≤1.0 |
|||
短链氯化石蜡(g/kg) |
≤1.5 |
|||
游离甲苯二异氰酸酯(TDI)和游离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(HDI)总和(g/kg) |
≤10 |
|||
挥发性**化合物(g/L) |
≤50 |
|||
游离甲醛(g/kg) |
≤0.50 |
|||
苯(g/kg) |
≤0.05 |
|||
甲苯、二甲苯、乙苯总和(g/kg) |
≤1.0 |
|||
可溶性铅(mg/kg) |
≤50 |
|||
可溶性镉(mg/kg) |
≤10 |
|||
可溶性铬(mg/kg) |
≤10 |
|||
可溶性汞(mg/kg) |
≤2 |